讲究了药的用量,更得讲究药的质量,中药讲究道地药材,要特定的自然条件、生态环境,讲究栽培技术和采收时节,还有中药炮制,在中医快速发展的今天,难免出现以假乱真,以次充好之象。
神农中药房的戥(deng)子是我的最爱
每次看到药师拿着戥子细细称药
都想起奶奶曾经拿着家里的杆秤上市场买菜
店家称过的菜,需得过过自家的秤才行
若是秤杆尾巴微微翘起,那才买得开心
我问奶奶,为什么自家的杆秤您就放心呢
奶奶说,这可是村里最有名望的师傅打的
用了几十年,称心
中药业讲究“齐眉对戥”
每次称药都要检视平衡
医师写药方时反复斟酌的药量
每遇到平时常用量不符的中药
我们调剂药师都会亲自去找医馆医师咨询清楚
讲究了药的用量
更得讲究药的质量
中药讲究道地药材
要特定的自然条件、生态环境,
讲究栽培技术和采收时节,还有中药炮制
在中医快速发展的今天
难免出现以假乱真,以次充好之象
中药采收“抢青”
大家应该知道这句谚语:“三月茵陈四月蒿,五月砍来当柴烧。”
药王孙思邈更在一千多年前直接指出,不按时节采摘的中药材,有名无实,跟烂木头没有什么两样。
中药市场开放以后,药材变成了“农副产品”,没多少人再指导农民种药了。
比如黄芩五寸长才能用,现在才长到一寸长就被挖出来了。
甘草、大黄三年以上的才能达标,可农民一旦遇到价好的年份,就会提前采收。
产地不地道
所谓“橘生于南则为橘,生于淮北则为枳”,与之原理一致,中药材也是讲究原产地,我们称之为“道地药材”。
这是历经了五千年实践经验所摸索出来的规律,大量验证表明,一旦改变了原植物药材的环境,药效往往就不行了。
拿地黄来讲,河南武陟产的和浙江某地产的地黄,经过检验,发现梓醇含量相差810倍。
(梓醇具有抗癌、 神经保护、 抗炎、 利尿、 降血糖及抗肝炎病毒等作用)。
中药熏硫
打硫磺本来就是传统中药的熏制方法,大部分的饮片都是用硫磺熏过的,
经硫磺熏过的药材,不仅颜色好看,还能防虫、防霉。
而过期的陈药材和发霉的药材经过硫磺熏后也会焕然一新。
目前的问题是反复打磺,造成硫超标。
注重养生的老百姓叫苦不迭,
中医也有说:“硫磺乃是火中精”,吃了用硫磺熏的药材必然要上火,特别是癌症病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