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注肿瘤疾病二十五载,记者专访曹建雄教授
来源:
|
作者:pro0ce2c3
|
发布时间: 2017-07-03
|
8811 次浏览
|
分享到:
初见曹建雄教授,他正在专注的为一位患者诊病,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淡定从容与仁者和气。患者和家属则在其身旁恭敬附耳倾听关于病症的每个细节,唯恐漏掉任何一句话。门外门庭若市,曹教授依旧像往常一样耐心地询问每一位病人的病情,认真仔细检查每一位患者的体征,专心查看检验报告,一位患者刚刚坐下就急切地询问起自己的病情。
初见曹建雄教授,他正在专注的为一位患者诊病,举手投足之间透露出淡定从容与仁者和气。患者和家属则在其身旁恭敬附耳倾听关于病症的每个细节,唯恐漏掉任何一句话。门外门庭若市,曹教授依旧像往常一样耐心地询问每一位病人的病情,认真仔细检查每一位患者的体征,专心查看检验报告,一位患者刚刚坐下就急切地询问起自己的病情。 曹教授主治的肿瘤病人,前来看病的人难免都会多多少少有一些负面、消极的情绪,有时会花上一些时间开导患者,偶尔也开下小小的玩笑让他们放下了紧张的情绪。“记住,不管是身体健康还是患病,都要有“五得”,吃得,睡得,拉得,动得,怕懒得!若是“五得”都好,在大的病都会痊愈。”一句话把刚才满脸愁云密布的老者逗得会心大笑。 “我遇到了一位让病人身体和心理状况一起好转的医生。”株洲市民李先生与记者谈起,自己80岁的父亲患有降结肠癌,反反复复跑了很多次医院,手术过后恢复速度很慢,一般人半个月后就基本恢复正常,自己父亲一个多月过后都不见好转,求医多次未果,家人一起讨论后决定求助于中医。经多方打听找到曹建雄教授,经曹教授诊治,身体明显好转,第一疗程已经结束,今天是来复诊的。李先生还回忆起第一次带父亲来看病的情形,老父亲已经80岁高龄,癌症这种病症家里人自然不敢和李老坦白,但是多方求医未果也让李老自己心里非常沮丧,总觉得自己时日无多,初次见到曹教授时,曹教授并未开口就直接谈到病情,而是采用李老聊天的方式,还不断打趣道“一看您就能活到一百岁哦”,不断的交流也使得李老渐渐卸下了心中的包袱,对自己的康复有了充足的信心。 患者络绎不绝,等到中午才看到曹教授停下来休息,因为下午还要继续坐诊,记者便一边与曹教授用餐一边做采访。 从事中医二十五年余
当初是如何接触到中医?
我从事中医工作已经二十五年余,记得10岁的时候,得了风湿性关节炎,红肿、反复不定、疼痛难受。当时因为我们家乡是乡村,医疗条件十分匮乏,没有医院,多方打听寻访才寻得一位相距四十多里远的民间中医,这位老中医看过我的病情后,给我开了两副药,一副外敷,一副内服。外敷药效果特别好,其实药方都是很常见的药材:藠头、老葱的头、韭菜的头擂烂后在一起后外敷,你们身边如果有人有风湿性关节炎的话,不妨去试试这副药。 这就是我第一次接触中医,当然要说到让我产生学医的想法还是另一件事情,我母亲在四十多岁的时候得了一种叫急性支气管肺炎的病,我家庭条件不好,当时医疗技术也比较薄弱。一直没有把病治好,慢慢拖到最后变成了慢性支气管炎。我们曹家也是一个大家族,一个学医的也没有,父母包括亲戚都鼓励我学医,加上父亲经常教育我说行医是救人行善之举,人的一生一定要尽量多做好事,将来就一定会有好报,这句话就像家训一样指引着我将来的人生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