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53种病根本不需要输液,卫计委曝完整名单
来源:汉方国药
|
作者:pro0ce2c3
|
发布时间: 2017-08-07
|
5286 次浏览
|
分享到:
现在很多市民在感冒、发烧、腹泻等“小病”出现时,第一个想到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液,觉得这样“好得快”。你可能不知道,很多病根本不用输液,有些时候输液甚至会带来风险。
现在很多市民在感冒、发烧、腹泻等“小病”出现时,第一个想到的治疗方法就是输液,觉得这样“好得快”。你可能不知道,很多病根本不用输液,有些时候输液甚至会带来风险。 近日,广东省卫计委发布通知,53种病不能随便输液。看完你就知道哪些疾病不需要输液,教你正确面对输液。 乱输液有风险 更易过敏 口服药时,药物通过消化系统进入血液,一些可能引起过敏的杂质在消化道里就被分解掉了。 静脉滴注有侵入性、创伤性,药物通过针管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系统,更快更猛地造成发烧、皮炎、皮疹等不良反应。 增加感染风险 输入是侵入性操作,相当于一个小“手术”。输液过程中,需要刺破血管,向其输入本不属于人体的药物。 输液器具在生产和储藏过程中如果受到污染,或者输液部位的皮肤没有经过完全消毒,或者配药的时候操作不规范,输液的过程还会成为一道桥梁,让病毒、病菌能够轻松进入人体。 堵塞微小血管 血管输液的药物中,不可避免的存在微粒,并且任何质量好的注射剂和输注器材都达不到理想的“零微粒”标准。 如果它们堵在细小的血管中,可能聚集引起栓塞。 老人更易出问题 输液时,药品没经过人体天然屏障过滤直接进入血管,药物毒副作用也会直接作用于脏器。 老年人器官功能减弱,特别是肝肾功能减退,血管弹性减弱,药物敏感性升高等,更易引起不良反应。 对输液的错误认识
不少老百姓会把输液当成“万能药”,出现个头痛脑热,首先想到的是去医院输个液。其实,大家对输液的认识存在很多错误。 滴注速度必须根据患者年龄、病情、药物性质、输液总量和输液目的等多方面因素确定,不能单靠患者的感受随意调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