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农中药故事:三七的传说
来源:
|
作者:中医故事
|
发布时间: 2019-09-20
|
3811 次浏览
|
分享到:
从前,有两个青年结拜为兄弟,他们发誓:“有福同享,有难同当。”此后,两人常来常往,互相帮助,那一个有了难处,另一个就来帮忙。一天,义弟忽然得了病,口吐血,鼻流血,大便下血,小便尿血。没过两天、他面如黄纸,一点血色也没有了。义兄知道后,急忙从自己家的后院挖了一棵药草,送给义弟煎汤服用,义弟连吃几剂,血止住了,病也好了。他非常感激义兄,就问道:“大哥,你这是用的什么仙药救活了我啊”?
“这是我家祖上传下来的药草,专门止血。” 义弟一听急了:“大哥,这是假的呀!你害得我好苦,眼看得跟人家偿命啦。” 义兄说:“大哥怎么能骗你呢?你那棵草才长了一年,还没有药性呢。” 县官忙问:“几年才止血呢?” 义兄回答说:“三到七年,药力最强。” 义弟这才明白,自己没有弄清楚就使用,后悔不该贪财。 后来,人们为了牢记这种药草的药力在三~七年最好,三年之内的不能止血,才给它取了个名字叫“三七”。 三七 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三七的根。主产于云南、广西。多为栽培品。秋季开花前采挖,晒干,生用。 【别名】参三七,田七,旱三七(通称),盘龙七(四川),金不换(江西)。 【性味归经】甘、微苦,温。归肝、胃经。 【功效】化瘀止血,活血定痛。 【应用】 1、用于人体内外各种出血之证。对创伤出血,可研末外敷,能止血定痛。 2、用于跌打损伤,瘀滞肿痛。 3、用于胸痹刺痛,有相当疗效。近年用本品治冠心病心绞痛,证明有一定疗效。 此外,如熟用,有补血补虚之效。常同鸡煲煮或蒸服。 【用量】3-10克。研粉吞服1-1、5克。外用适量。 【注意】生品孕妇慎用。本品性温,凡出血而见阴虚口干者,须配滋阴凉血药同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