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病从寒起,三九升阳气—冬病冬防神农三九贴
来源:
|
作者:株洲三九贴
|
发布时间: 2019-12-05
|
3976 次浏览
|
分享到:
“三九”即为二十四节气“冬至”后的三个寒天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
冬天,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体 都进入到阳气衰,阴气盛的状态冬三月“生机潜伏,阳气内藏”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 夏天有冬病夏治 那冬天是否可以冬病冬防呢 冬病不仅可以冬防 而且安全有效 冬病夏治与冬病冬防 两者都是利用“天人相应”的原理 严寒与酷暑相应,阴阳同调 互为补充
三九贴 “三九”即为二十四节气“冬至”后的三个寒天,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。“三九贴”是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,在冬季三九天的时候,选用具有辛散温通的药物,在特定穴位上进行贴敷,刺激经络穴位,鼓舞人体的阳气,扶正祛邪,防治疾病。对于虚寒体质、免疫力低下、骨关节劳损与退变、颈肩腰腿痛、风湿与类风湿以及呼吸、消化、循环等各系统的慢性疾病的患者,尤为适用。冬季三九贴敷穴位,不仅能巩固夏日“冬病夏治”的三伏敷贴的效果,还能达到“冬病冬防”和“夏病冬防”,从而实现“冬夏皆治”,“来年无病痛”。 三九贴与三伏贴的关系 相同点: “三九贴”与“三伏贴”一样,都是顺应天地四时而变通应用的外治疗法,同属于中医“天灸”疗法,“三九贴”是“三伏贴”的延续与补充,可加强“三伏贴”的作用,凡是适合“三伏贴”的人群,都可以贴敷“三九贴”,两者相配合,可提高疗效。 不同点: 贴敷时间不同,“三伏贴”是利用自然界阳气最旺时,助阳化湿、驱除体内宿寒,可“储阳”,从而达到“冬病夏治”目的;而“三九贴”是在阴气最盛、阳气内敛衰微时提升人体阳气,可“扶阳”从而达到“冬病冬防”目的。
三九贴适应症 小儿疾病:小儿体虚易感冒者或反复呼吸道感染如咳嗽、哮喘、各类鼻炎;消化不良、厌食、遗尿等。 呼吸系统疾病:慢性咳嗽、哮喘、慢性支气管炎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鼻窦炎、慢性咽喉炎。 消化系统疾病:慢性胃炎、胃溃疡引起的胃胀、胃痛等,胃肠功能紊乱、慢性肠炎、慢性腹泻等。 妇产科疾病:痛经、产后头痛、产后伤风等寒证。 疼痛性疾病:风湿或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虚寒所致的颈、腰、腿痛。 其他:四肢寒凉怕冷,易长冻疮,免疫力低下。
哪些人不宜贴三九贴? 1 敷贴部位皮肤有创伤、溃疡、感染者;2 对胶布及敷贴药物过敏者;3 瘢痕体质、皮肤易感者;4 急性发热性疾病及多种感染性疾病的发热期;5 中医辨证属内火较重者;6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及血液凝集障碍类疾病;7 心脏疾患;8 月经期;9 孕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