​​​神农店 0731-22233555

栗雨店 0731-28821919

国医大师论“养生第一要养心”
来源: | 作者:pro0ce2c3 | 发布时间: 2219天前 | 5419 次浏览 | 分享到:


1 养生第一要养心,心态平和万事安 谓“养生之德引领养生之道,养生之道主 导养生之学,养生之学统领养生之法,养生之法指导 养生之术,养生之术选择养生之器”,即认为养生 可分为德、道、学、法、术、器六个层级。 这六个层级 先后有别,居于其首者为养生之德也。 意即养生首 先要养德,德者,何也? 德乃会意,谓直视“所行之 路”,遵循本性、本心,顺乎自然,便是德;本心初,本 性善,本我无,便成德。 舍欲之得,得德。 《礼记·中 庸》有“大德必得其寿”,《孟子》中有修精神层面“吾 养吾浩然之气”的论述,而老中医则将养生之德引申 为要持有仁爱、平和之心,德高则神凝气定,身心 泰然,气血和畅,此乃养生第一要养心,养心必先养 德也。 心者,非单指现代解剖意义所谓泵血之器质,而 且兼具传统中医学意义上“主血脉”“主神明”“藏神” 之功能,可主宰五脏六腑,乃一身之“大主”。 《灵枢· 本神》云:“所以任物者谓之心。 ”此言之意,乃心管 理身体内多种事物,使身体保持正常运行状态。 《素 问·灵兰秘典论篇》说: “心者,君主之官,神明出 焉”;“主明则下安,以此养生则寿,殁世不殆,以为天 下则大昌。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,使道闭塞而不通,形 乃大伤,以此养生则殃,以为天下者,其宗大危,戒之 戒之! ”意即心藏神,且为君主之官,五脏六腑之大 主也,各脏腑在心的领导下互相联系,各司其职,构 成一个有机的整体。 若主不明,则十二官皆受其 害。如国之明君,在其位时国泰民安;倘若君王体恙, 或昏君暴者当道,则民不聊生,恐陷国将不国之危 局。 心之于人,如君之于国,首当养之护之。 因此,养 生之第一要义即养心。 而养心并非单指养护心脏, 而是泛指安养心性,调节情绪。 如何养心? 总则为“和”。 老中医素崇奉“中和 观”, 指出养生即养和, 一切的行为方式应该遵循中 和,要规避不中和之物,要远离不中和之事,要修中和 之心。 人之七情—— —喜怒忧思悲恐惊,是情绪变化的 归类[5],犹如乐谱中的七个音符,和谐共处方美妙动 听。 修中和之心首先应当保持心态平和,不断修炼 内心,不以物过喜,不以己太悲,多一份悠然见南山 的淡雅,少几分黛玉葬花的惆怅,则万事得安也。 葛 洪在《抱朴子内篇·道意》中,有“人能淡默恬愉,不染 不移,养其心以无欲,颐其神以粹素,扫涤诱慕,收之 以正,除难求之思,遣害真之累,薄喜怒之邪,灭爱恶 之端,则不请富而富来,不禳祸而祸去矣”的论述,道 出了调情修心,中和淡然则能福来祸去,身心得安。 此外,老中医还指出,保持心态的安定平和不是指要
×
×